1. 補中之寶
2. 青光眼
3. 護身符
4. 血的流動
5. 菊花茶
6. 芳草
7. 膽固醇之好歹
8. 胡椒素
9. 鉛毒
10. 乙肝病毒
11. 睡得香甜
12. 眼部按摩
13. 番石榴
14. 用膽酸消脂
1. 補中之寶
蚊子是害蟲:它吸人的血,又把唾液遺留在人體內,做成局部不適,但最大害處是能傳播瘧疾,將瘧原蟲從一位病人帶往另一人身上,令後者受到感染。蚊子本身不是疾病,只是病媒,也就是傳染疾病的媒介;瘧原蟲在蚊子身上亦不會肆虐。在植物而言,也有這種中介角色,自己置身事外,卻把壞東西傳播開去,如黑加侖子。在美洲,本來黑加侖子的生長十分蓬勃,但從二十世紀初開始,政府嚴禁種植,因為它能窩藏一種侵蝕樹木(尤其是松樹)的真菌,大大影響林木業。不過,二次大戰造就一個令黑加侖子極速上位的機會:德國封鎖英倫海峽後,很多副食品,包括水果,都無法運到英國。英國政府於是鼓勵種植黑加侖子,並製汁免費供應給小孩子,提供每天不可或缺的維他命C。但在美國,至今尚有多處地方維持禁令。
其實黑加侖子本身是一種極之補健的食品。日本旭川醫科大學學者發現,黑加侖子能抑制疱疹病毒(Herpes Simplex Virus)及水痘/痱滋病毒(Varicella-Zoster Virus)的傳染能力,亦能抑制它在細胞中增生(Phytother. Res., Vol.17, pp.609-613)及新造病毒的擴散(Phytother. Res., Vol.17, pp.120-122)。 黑加侖子又可以對付幽門螺旋菌。原來,幽門螺旋菌之所以能寄居在人的胃壁,是因為它有一個鈎,能鈎着胃壁上的壁細胞(Parietal Cell); 之後,刺激後 者分泌胃酸。在這方面,德國U. Dusseldorf大學的學者發現, 黑加侖子中的 Galactan能拆去幽門螺旋菌這個鈎(Planta Med., Vol.70, pp.620-626)。 有一 個神經傳導物,叫乙醯膽鹼(Acetylcholine),它與記憶有莫大的關係。初期老人癡呆病人之所以失去記憶,是因為腦組織多了一個叫Esterase的酵素,將乙醯膽鹼廢掉了。吃黑加侖子能抑制Esterase(J. Ethnopharmacol., Vol.109, pp.359-363),從而改善記憶。細胞內有一個叫Nuclear Factor kappa B(NFkB)的蛋白質。根據香港大學袁寶榮教授的研究報告,化療藥往往提升癌細胞中的NFkB,以致促進擴散(Cancer Research, Vol.67, pp.8800-8809)。黑加侖子中 有一個叫Embelin的成分,能大大抑制NFkB(Mol. Pharmacol., Vol.71. pp.209-219),也就抑制擴散。最後,不可不提,黑加侖子能幫助血管壁的內皮細胞分泌一氧化氮(Nitric Oxide),從而鬆弛血管,減低血壓(JPN. J. Pharmacol, Vol.89, pp.29-35)。
雖然黑加侖子的外形像葡萄,但由於它含有大量纖維(Pectin),不容易像葡萄般被製成為液體。直到1936年,英國人Vernon Charley想到利用酵素分解掉其中 的纖維,黑加侖子汁才能脫穎而出,成為一種普遍的飲料。不過,要得到最大的益處,單單喝黑加侖子汁並不足夠,最好經常服用提純的黑加侖子粉。
2. 青光眼
昨天談及眼球構造,整個眼球像是一個氣球,外面的一層,像是氣球的「外皮」,叫鞏膜(Sclera),是一層膜,本是白色,在眼前方的部分轉為透明,透明部分叫角膜(Cornea)。以房屋的外表作比較,四周有牆,整片牆好比是鞏膜;牆上有玻璃窗,好比是角膜所在。窗後面(屋內)有「窗帘」,可以拉開掩蔽;眼球中也有「眼帘」,叫虹膜(Iris),用以調節光線的進入;再進就是晶體。晶體的作用,像是一塊鏡片,光線從外進入,在經過晶體時被折射,去到眼球後部的神經細胞。晶體的前方及後方均有空間,這兩處空間,分別叫前房(Anterior Chamber)和後房(Posterior Chamber),裏面都注滿了液體,負責供應營養 和氧氣。
眼房中的液體主要是水,水從何而來?來自眼角兩旁的血管,貼近有 一個結構 叫睫狀體(Ciliary Body),這東西負責拉扯、調教晶體形狀。眼房水 從後房穿 過瞳孔,流到前房後,經一個網狀的組織,叫小梁組織(Trabecular Meshwork), 返回血管。這流程是不斷的,周而復始做滋潤的工作。倘若小梁 組織出了問題,令眼房水不能流回血管,眼壓便會增加。眼壓增加後主要帶來的害處是青光眼(Glaucoma)。青光眼大致上分為慢性(又叫開角型)和急性(又叫閉角型),其中多屬慢性,眼壓慢慢上升患者一般不覺;急性青光眼則會產生劇痛。
青光眼可以導致眼神經細胞自滅。雖然眼壓是令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,但沒有一個明確的「眼壓與自滅」的因果系數,換言之,我們不能就眼壓上升了若干度,從而引申說視力會退化若干度。所以,若試用藥物或手術去減低眼壓可能會「捉錯用神」。在這方面,有一組英國牛津大學學者經反覆研究,說他們認為青光眼從開始至視覺神經凋亡、再失明,箇中原因,是因為神經細胞的粒線體受了傷(Prog. Brain Res., Vol.173, pp.339-352)。是什麼東西令粒線體受傷的?是由 於眼房水不流暢,令細胞缺氧,因而引出一大堆氧自由基,後者攻擊視網膜神經細胞內的粒線體。粒線體受傷後,漏出的細胞色素C(Cytochrome C),啟動一個自滅的機制(Invest. Ophthalmol. Vis. Sci., Vol.45, pp.4049-4059)。
有一個補健食品可以減低青光眼,此乃肉鹼(L-Carnitine)。原來,若氧氣的 供應下降,細胞會開始減低用粒線體生產能量,而轉用一個不需氧氣的生產程序,叫糖酵解。在這過程當中,本來粒線體用來生產能量的脂肪酸,一部分會滯留在粒線體內,這便出事。因為一個叫Oleic Acid的脂肪酸,會 令粒線體 疏鬆 (Membrane Permeability Transition),讓細胞色素C漏出粒線體。 在這方面, 肉鹼能廢掉Oleic Acid而保護粒線體(Cell Biochem Funct., Vol. 26, pp.778-786)。
3. 護身符
在五十年代,香港所有小學都用一套標準英文課本,叫The Oxford English Course,由小一至小六,每年一冊。 這套書應是源自另一個英國殖民地馬來西亞,因為最初書中插圖人物都戴了馬來人的帽。後來版本改了,封面是香港景色;其中有一冊是虎豹別墅。可惜這處歷史悠久的香港著名遊覽勝地,現在已永遠湮滅了,胡文虎先生在香港人的心目中,也再沒有位置。想當年他的「萬金油」,家家都備有,像是護身符。
在人體中,每當卵巢排出了一粒卵子後,跟着會刺激黃體,分泌黃體酮(Progesterone, PG),後者刺激子宮 內膜, 以便將來卵子若能受精,會有一個舒服柔軟的窩。若真的懷孕了,胎盤還會分泌大量PG,去刺激乳房的乳腺製造乳汁。所以,PG有點像護身符,守護着小生命。另一方面,PG也會保護孕育小生命的媽媽。舉一個例它會抑制大腦神經組織分泌P物質(Substance P)。P物質本會引發偏頭痛(Migraine),但在懷孕期內, 因PG的 插手干預,偏頭痛會突 然消失。基於同一原因,在月經周期(特別是在排卵前),因PG處於低潮,會衍生所謂月經性偏頭
痛(Menstrual Migraine)。一組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員,發現PG能刺激 一個具興奮性 的神經 傳導物,叫多巴胺(Dopamine),令孕婦的心境保持開朗。孕婦在懷孕期內需要攝取大量營養。因此,腸壁上的鴉片類接受體必須要完全被抑制,以求腸的蠕動不會被影響(Maturitas, Vol. 46, Suppl, pp.871-875)。PG能干擾中樞神經的鴉片類接受體(Opioid Receptor),防止在懷孕期間出現的便秘。糖尿病會引發多種相關的病, 其中令病人最擔心者之一,乃是將來可能有一天腳會爛掉,須被割去。 從一個病理學 的角度來看,造成爛腳的主要原因,是神經萎縮(Axonal Atrophy)。原來,若血中的糖過多, 血糖會黏在各種 蛋白質之上,其中包括一種叫Myelin的蛋白質。Myelin原是用來包裹神經,功能類似電線外層的絕緣物質,是神經的護身符。這上面若被「灑」上了「糖粉」,免疫系統會誤會它是一個外來的侵略者,從而加以痛擊,非將其除去不可。這可令神經「光脫脫」,因而與其他神經接觸,產生「搭錯線」的現象。另一方面,血糖同時會「落井下石」,抑制一些Schwann細胞,不讓它們修補受創的絕緣物質Myelin;結果便會出現神經萎縮(Mol. Cell. Neurosci., Vol. 37, pp.298-311)。 有一種香料,叫孜然,又叫黑色小茴香,其中一個叫Thymoquinone的成分,可以防止糖尿病引發的神經萎縮(Neurochem. Res., Vol. 33, pp.87-96)。除了孜然,葛縷子(Caraway seed)、芫荽(Coriander)和茴香(Fennel), 都含有 Thymoquinone。
4. 血的流動
人體中的血管,基本上是由兩類細胞組合構成,其中之一是內皮細胞(另一是平滑肌細胞)。內皮細胞是血管的「內膽」,血液不停在血管中運行,因此內皮細胞也無時無刻地,接觸到血液中的紅血球、白血球及血小板。
眾所周知,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「止血」。例如皮膚割損了,血液流出來,血小板會在傷口處凝結,之後,分泌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(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, PDGF)。PDGF能刺激傷口受創部分的平滑肌增生, 從而令 傷口康復, 這是一個自然的修補機制。平常在血管中流動的血小板,卻不會凝結,因為內皮細胞不斷分泌一個叫PGI2的化學物,不讓它們這樣做,否則血小板一旦形成一團,會堵塞血管,導致缺氧性中風、心肌栓塞、腎衰竭等大問題。但血管往往可以因其他的緣故,變得愈來愈窄,最後也會堵塞,這就十分危險了。有人從「通渠」的操作原理,找到靈感,想出「通波波」手術,也就是利用一些極小的氣球,放進淤塞了的(心臟)冠狀動脈中,將收窄了的部分撞開。這其實是一個名副其實「聰明笨伯」的方法,因為波波必定會擦傷血管的內皮層,繼而促使血小板凝結及血管平滑肌增生;結果,增厚了的平滑肌反而更會令血管收窄。醫生騎虎難下,只好在波波衝擊過的地方安放一個支架(Stent),將該部分血管撑開,同時在支架上,塗上一些能抑制細胞增生的藥。可是,這個「外來」的支架,反而促使更多血小板凝聚,造成所謂血小板邊緣化(Platelet Margination)的現象。 為 了防止血小板凝聚,病人從此便要吃薄血藥。總之,情況愈來愈糟。
血管的內皮細胞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功能。一是幫手召集免疫精兵。當有細菌闖進肺組織,駐守在肺的巨噬細胞會趕到淋巴結請救兵。淋巴細胞去到現場,立即分泌一個叫Eotaxin的蛋白質,命令肺血管的內皮細胞豎起一些黏性蛋白,以兜截血液中的嗜酸性細胞(Eosinophil),令後者走出血管去到肺組織,協助殺敵。其次,內皮細胞還會分泌一氧化氮,令平滑肌舒張;血管因而擴張,令血壓下降。但另一方面,在身體遇到某些意外時(例如血液大量流失),可能有需要馬上把血管收窄;在此關頭,肝會製造血管緊張素原(Angiotensinogen),以收窄血管。口服避孕藥內的雌激素能刺激身體製造出多一些血管緊張素原(J. Hypertens., Vol. 10, pp.361-366),繼而導致高血壓,令腎盂受傷。早幾年前一些 婦女停經後,為防止骨質疏鬆,接受賀爾蒙療法(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, HRT),服用雌激素,卻令血壓升高。 其實 五羥 黃酮 (Quercetin),能減少破骨細胞,防止骨質疏鬆(J. Cell Biochem., Vol. 92, pp.285-295)。
5. 菊花茶
中醫治病的學說中,有所謂八法,分別是汗、吐、下、和、清、溫、消、補。「汗法」指透過發汗達到袪邪的治療方法。《素問》〈陰陽應象大論〉中有道:「其在皮者,汗而發之。」「吐法」使用的,是具催吐作用的方劑,就是把鬱結在體內的東西吐出來。「下法」也是藉蕩滌腸胃以逐邪的治療方法,但卻改為往下出。「和法」是通過調和之道,使表裏、寒熱、虛實的複雜症候,臟腑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,歸於平復,從而達到袪除病邪的目標。「清法」是指清解熱邪。《素問》〈至真要大論〉:「溫者清之」。「溫法」包括袪寒,回陽。由於寒有表寒、裏寒、表裏俱寒之分,所以溫法又分為回陽救逆、溫中袪寒、溫胃降逆等。「消法」包括消導和散結,例如消導食滯、消疳化蟲、消散瘡瘍等。「補法」功效,在於補益人體氣血不足,協調陰陽偏差。
汗法居八法之首,因風、寒、熱、濕等「邪」,一般都先出現表徵,此時邪氣尚輕淺,可用汗法使邪從肌表而出。解表藥又分辛溫解表和辛涼解表,例子有生薑和菊花。菊花入肺肝經,功效解毒、除熱、養肝明目。根據南京農業大學研究員發表的研究報告,菊花含有木犀草素(Luteolin)、五羥黃酮(Quercetin)和石竹烯(Caryophyllene)(中國中藥雜誌,Vol. 33, pp.526-530及 624-627)。木犀草素能抑制蛋白質聚結。若要用具體方法解釋,可以取煎蛋為例。透明的蛋白,在加熱後,慢慢轉為不透明的奶白色,原因正是蛋白質聚結。這個現象如果發生在眼晶體中的蛋白質,茲事體大。在形成的過程中,先是血糖暴升,導致一個Maillard反應,令蛋白質的黏性大增,從而聚結。眼晶體內蛋白質聚結的後果之一,是造成白內障。若要拆解,可用木犀草素(Biol. Pharm. Bull., Vol. 30, pp.1569-1572)。這正與《本草求真》所說吻合:「其味辛,故能袪風而 明目。」至於五羥黃酮,我曾多次提及它的補健作用。在肺組織中,肥大細胞製造組織胺(Histamine),帶來哮喘的徵狀。五羥黃酮能干擾這程序,從而紓緩哮喘(Neuro Immuno Modulation, Vol. 13, pp.179-186)。另一方面, 五羥黃酮 亦能中和糖尿衍生的丙二醛,於是可助防止腎石的產生(J. Urol., Vol. 179, pp.1620-1626)。這也與《本草求真》所說吻合:「其味甘, 故能保肺 以滋水。其味苦,故能解熱以除燥。服此以平木制火,養肺滋腎。俾木平則風息,火降則除熱,而病無不癒矣。」菊花又能解毒。所謂「毒」,來自在腸壁中數以億萬計的細菌,它們分泌的內毒素和外毒素,會引起發炎反應,積少成多,造成腸胃不適。菊花中的石竹烯,能附於腸壁上皮細胞上的大麻接受體,從而產生消炎效應(Proc. Natl. Acad. Sci. USA,2008年6月23日電子優先版)。
6. 芳草
有些外國朋友說,中國人的面孔,人人看來差不多,不容易分得出誰是誰。我們看黑人也如是。這當然在乎每一個人相貌的特點,但觀察者的分辨能力和記憶,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。想想也真奇妙,全世界數十億人,竟沒有面貌完全相同的,縱是來自同一胞胎,總有一絲絲差別,接近他們的親人都知道。就像我們吃的東西,在五味之外,每一種有它獨特的味道,入口就知;這些味道,幫助帶來吃的享受。在植物而言,更是多姿多采。今天綜合漫談丁香、芫荽、辣椒和花椒。
一位讀者告訴我從多年前開始,他已遵醫生囑咐,每天服食80mg阿司匹靈,以減輕關節炎的病情;但時間長了,可會令胃組織受傷。阿司匹靈能抑制環化加氧酶(Cyclo-oxygenase, COX),干擾胃組織分泌PGE(Prostaglandin E), 令黏液 分泌少了。一旦胃壁失去黏液保護,胃酸會灼傷胃壁,導致潰瘍。對策有三。第一、避免空肚時服食。第二、改服另一種COX抑制藥,例如輝瑞藥廠的Celebrex。不過,就美國FDA要求,輝瑞已在標籤上註明,這個藥可能會影響心血管。第三、服用一些能抑制COX的補健食品,例如丁香(Clove)或芫荽(Coriander),其中有一個成分叫Eugenol,能抑制COX(Anticancer Res., Vol. 25, pp.3263-3269)及防止胃潰瘍(Phytother. Res., 2008年6月10日電子版)。
腸胃發炎潰瘍,會大大影響生活質素。腸有一個叫TRPA-1(全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nkyrin 1)的接受體, 作用 別具一格;凡能刺激或干擾它的東西,都可造成止痛的效果。上述來自芫荽的Eugenol,以及辣椒中的辣椒素(叫Capsaicin),都能刺激TRPA-1,促使神經細胞在很短時間內,把致痛的神經肽分泌出來。清掉了神經肽後,患處便不痛了。很多人怕熱氣而不吃辣椒,因而錯失了辣椒素的補健作用。正如很多植物中的天然寶藏一樣,辣椒對我們身體有補健的益處,它能藉自滅酶(Caspase-3),令白血病癌細胞自我毀滅(Anticancer Res., Vol 26, pp.1965-1971)。不要小覷這個看似 微不足道的效果。在微癌而言,能少一粒就令罹病的機率減少一分,況且我們可以集中地適量進食,加大功效而不懼「辣」或「濕熱」。除了白血病,很多種癌都會在辣椒素作用下自滅,比方,乳癌(Arch. Pharm. Res., Vol. 27, pp.845-849)、 腸癌(Ann. N Y Acad. Sci., Vol. 1095, pp.496-503)和腦癌(J. Neurochem., Vol. 102, pp.977-990)。再進一步, 不妨吃 一些麻辣的食物,因為令食物有「麻」效的花椒(Zanthoxylum Piperitum)本身也有抗癌的作用,能透過抑制一個叫Cyclin D1的生物催化劑,令癌細胞不能增生(Cancer Biol. Ther., Vol. 5, pp.305-309)。
7. 膽固醇之好歹
美國的默克(Merck)和輝瑞(Pfizer),都屬全球藥廠中的重量級,各有自己獨佔鰲頭的「招牌」暢銷藥。例如默克的Gardasil,是一個防止乳頭瘤病毒的疫苖,輝瑞的Viagra(威而鋼),則可令陽萎起死回生;兩者分庭抗禮,各有千秋。這兩個製藥業巨人,偶而也會同場角力,互相較量,爭着分一杯羹。例子之一,是一類叫第二型環化加氧酶抑制劑(Type 2 Cyclo-Oxygenase Inhibitor, 簡稱 COX-2 Inhibitor)的止痛藥。在這方面,默克的 發明叫Vioxx, 上市後很快 便突破10億美元的銷售額。輝瑞不甘後人,推出另一個COX-2抑制劑 叫 Celebrex, 市場份額也輕易去到10億美元高位。 不過,過了一段時間, 有數據 顯示Vioxx可能會引發心臟病,藥廠不敢冒險,最終決定回收,損失慘重。至於Celebrex,雖然也屬於同一類藥,輝瑞卻繼續出售;但須加上警告字眼,銷情自有影響,不過損失總算輕得多。在這一回合較量,直至現階段為止,看來輝瑞稍勝。但在另一場有關高密度脂肪蛋白(High Density Lipoprotein, HDL) 之戰中, 輝瑞先輸一仗。要解釋這個商業競爭,須先稍稍解釋HDL與血管硬化的關係。
很多人都說膽固醇對身體有害。其實對身體有害的是低密度脂肪蛋白(Low Density Lipoprotein, LDL)膽固醇,因為LDL很容易會被氧化為ox-LDL(oxidized Low-density Lipoprotein), 後者能引起血管壁發炎, 再令血管 壁的內皮細胞自滅,以致血小板凝結,從而導致血管收窄,血壓上升。這也是血管硬化(Atherosclerosis)的主要原因。故LDL與膽固醇連在一起,被視為「壞的膽固醇」,乃是歹角。至於上述高密度脂肪蛋白HDL,本身有抗氧化、消炎、防止細胞自滅的作用;且能除去細胞中的膽固醇,故屬「忠」的。因此,一些能增加HDL的藥,都有防止心臟病之功。即使LDL正常,若HDL太低(具體而言,每100cc血中不足70毫克HDL),一樣會引發心臟病(N. Engl. J. Med., Vol. 357, pp.1301-1310)。高密度脂肪蛋白雖然可以吸走積存在細胞內的膽固醇,但會「順手」將其轉移給LDL;於是,壞膽固醇仍然「陰魂不散」。所以,若要真正獲得HDL的好處,必須一方面讓它吸走細胞內的膽固醇,但不容許它再「卸」給LDL。在這方面,輝瑞發明了一個叫Torcetrapib的藥,目標是用以抑制HDL的膽固醇轉移作用。但在臨床測試中,部分測試者(病人)服用Torcetrapib後,出現心臟病病徵(Br. J. Pharmacol., 2008年6月9日電子優先版); 輝瑞只好腰斬測試,損失慘重。 另一邊廂,默克藥廠有同一類「概念」(在測試中的)藥,叫Anacetrapib,卻沒有引發高血壓副作用的迹象。這個藥最終若能通過臨牀測試,可會是一個金礦。
8. 胡椒素
癌症患者歷盡艱辛,經手術、化療及電療後,醫生說,看來癌塊已弄走了。是否無病一身輕?不一定。只要還有「死剩種」癌細胞,在理論上,癌症還有可能會復發。在這個時候,再沒有化療、電療的具體目標,若是什麼都不做,心中未免忐忑不安,但有什麼可以做?我提議吃一些能抗癌的補健食物,替身體建立一個「反恐」系統,例如胡椒素(Piperine)。其實,早在化療期間,胡椒素已能為癌症病者立功,因為癌細胞藉一個叫(P-Glycoprotein, PGP)的蛋白質,能將已 進入了細胞內的化療藥「泵」出去,為自己發展出抗藥的能力。在這方面,胡椒素能抑制PGP(J.Pharmacol. Exp. Ther., Vol.302, pp.645-650)。一組美國學 者, 發現胡椒素能大大抑制(腸)癌細胞增生(Clin. Lab. Sci., Vol.21, pp.151-157) 。胡椒素又能抑制色素細胞癌擴散(Clin. Exp. Metastasis , Vol.19, pp703-708) 。在今年6月,一組四川大學的學者發現,胡椒素會促使血癌細胞分化(Differentiation),不但不再增生,還分化成為有功能的巨噬細胞(癌症,Vol.27, pp.571+574)。
非癌症患者也可以藉胡椒素補健。一個人若長期處於噪音下,他的聽覺系統會受損,以致慢慢衰竭,因為負責將聲音轉為神經訊息的毛細胞(Hair Cell),會在噪音衍生的氧自由基作用下,自我毀滅(Apoptosis)。胡椒素能提高毛細胞內的一個天然抗氧化酶,叫HO-1(全名Heme Oxygenase-1), 從而保護毛細胞。順便一提,有一個很常用的化療藥,叫Cisplatin,它的副作用之一,是可以促使聽覺細胞自滅。在這方面,胡椒素可以激起一個叫Heme Oxygenase-1的蛋白質,保護聽覺細胞〔J. Nutr. Biochem., Vol. 18, pp.615-622〕。胡椒素還有一個優點:患有前期哮喘的病者,肺組織會分泌一個令氣管平滑肌收縮的物質,叫組織胺(Histamine);氣管收縮,也就氣促了。胡椒素可以抑制組織胺的分泌(Biol. Pharm. Bull., Vol. 31, pp.1973-1976)。因此, 當吃 了一碗灑滿胡椒粉的酸辣湯,出了一身大汗後,整個人會好像輕鬆了很多,「條氣都順晒」。胡椒素至少還有四種補健成效。第一、防止血小板在發炎反應時聚結,有所謂「薄血」的作用(PhytoMed., Vol. 14, pp.853-855);第二、抑制 一個令前列腺肥大,叫五甲還原酶(5-alpha Reductase)的 生物催化劑 (Biol. Pharm. Bull., Vol. 30, pp.2402-2405); 第三、幫助白斑症(又稱白蝕,Vililigo)患者製造多一些黑色素(Br. J. Dermat., Vol. 158, pp.941-950); 第四、抑制巨噬細胞,令其不能儲存膽固醇,減低血管硬化(Biol. Pharm. Bull., Vol. 31, pp.1063-1066)。
但胡椒不是很「熱氣」嗎?而且這麼辣不能多吃。對策是服食胡椒素提純精華;這補健食品頗普遍,但購買時須留意其中成分,濃度高才有顯著功效。
9. 鉛毒
今天人人談鉛色變。無論在呼吸方面,飲食方面,以致身體接觸方面,好像全都逃不了。在一些推行無鉛汽油的地方,情況好一點,但空氣中仍不免瀰漫着鉛的粒子,不少來自剝落的油漆。水也有問題,主要不是因為水塘儲水不善,而是受到年深日久的水管影響。若管中流的是熱水,更有能力從內管中融入一些鉛的成分,令品質更壞。香港現在的房子普遍用鋁窗,還算可以,否則例如一些舊房子,其中尚有鐵窗,窗框上塗的是舊油漆,鉛的成分高;小孩子伏在窗前,往往張開口,甚或咬窗邊的鐵框,直接把鉛吃進肚中。玩具如果含鉛超標,政府一定勒令製造商回收;近年來這類行動加諸於中國的出口貨品,已不再是新聞。
為什麼鉛對人體有毒?根據美國環境保護局(EPA)發表的報告,肝和腎是最容易「中招」的器官。在肝而言,鉛會造成至少四類傷害。第一、肝用來排毒的細胞色素蛋白質P450,能被鉛徹底破壞。第二、有一個HMA-CoA還原酶, 能令肝製造 低密度脂肪蛋白(LDL);現在市面上降膽固醇藥(例如Lipitor)的功效,正正便是在於抑制HMA-CoA還原酶。 鉛則 能 藉刺激這東西,令情況更壞。這還不只,鉛更能抑制一個「七甲水解酶」,防止肝去消滅LDL。兩者夾攻之下,血中的LDL會暴升,令血管硬化,增加心肌栓塞、中風、腎衰竭的風險。第三、鉛會導致嚴重貧血。在這方面,幫助紅血球攜帶氧氣的蛋白質(叫血紅素Hemoglobin),是由肝細胞負責製造的,製造過程中需要用一個叫ALAD的生物催化劑。ALAD能被鉛廢掉,令整個紅血球的功能泡湯。對於小孩,這不但會影響發育,更會令其學習注意力下滑,帶來一大堆生理、心理問題。第四、身體是依靠一個叫運鐵蛋白(Transferrin)的東西,把鐵的成分輸送到各個器官,供其所需。鉛會減低肝細胞製造運鐵蛋白,又會阻止各種細胞接收運鐵蛋白。有什麼補健食品能幫助人體對抗鉛毒?印度有一個傳統飲品,叫紅菌茶(Kombucha Tea),其中的G. Kombuchae 有此 功效。紅菌茶防止鉛毒涉及的機制,在綠茶中也有。在2002年,一組浙江大學的學者,證明綠茶素EGCG(全名Epi-Gallo-Catechin-Gallate),能抑制鉛引發的氧化效應,從而保護肝細胞(Toxicol. Sci., Vol. 69, pp.149-156)。在小孩而言, 不妨給他們吃不含單寧(Tannin)的綠茶素。若將芫荽粉和洋葱素加進綠茶素,更是一個美妙的補健複方配搭。幾年前,日本學者發現中國的芫荽(Coriander Sativum),能防止鉛對上述ALAD做成的破壞,令肝可以順順利利製造血紅素(J. Ethnopharmacol., Vol. 77, pp.203-208)。至於洋葱素(Quercetin),它能縛緊鉛(chelation),再而令鉛毒消除(J. Phys. Chem. A., Vol. 109, pp.10044-10057)。
10. 乙肝病毒
根據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癌症基金公布的調查結果,在香港的各種癌症中,肝癌屬第三大致命的癌;其患者中因此而致死者,超過70%原是乙型肝炎(乙肝)病毒帶菌者。整體而言,香港有多少乙肝帶菌者?大概每十人中有一人。
先從一個病理的角度,看看乙肝病毒闖入肝臟後的動靜。在病毒而言,它們的操作很簡單,進入了肝細胞後,只是借用細胞內的複製機制,大量地製造出更多病毒。在一個具備健全免疫系統的成年人來說,他們完全有能力,足以撲滅病毒,以及清理被病毒傳染了的肝細胞。可是,若小孩子受了感染,他們幼嫩的免疫系統未必能夠處理病毒。結果,病毒潛伏在肝細胞內,細水長流式地自我複製。這些帶菌者能透過體液,把病毒傳播給周遭的人。
帶菌者本身也不能「獨善其身」。首先,病毒能令星型細胞分泌一個細胞介素,叫轉化生長因子(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),令肝臟內的基質細胞, 轉化 為成纖維細胞(Fibroblast),後者分泌的膠原蛋白,能將肝組織「過膠」,造成肝硬化(Cirrhosis)的現象(Hepatology, Vol.47, pp.1872-1883)。為什麼要 「過膠」?病毒不斷地增生,最終會令細胞壞死;於其時,免疫系統會派出巨噬細胞及殲滅細胞,去到出事現場,用氧自由基殺敵。殺敵之後,怎樣去處理那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屍體?方法是蓋着它們,將所有東西膠化,一於「冇眼睇」。這一道板斧,在其他場合也有使用,例如種牛痘,是在皮膚上割一兩道小小的口子,把一點點細菌「種」進去,挑起身體的免疫系統殺敵,藉以操練免疫系統。其後假如真的有細菌大軍來襲,受訓後的免疫系統,能迅速地做出防衞抵禦的反應。種牛痘時,細菌進入身體後的第一戰線,是「種」處的皮膚,免疫細胞在此與細菌直接對壘,它們將敵人殲滅後,也是來一招「過膠」,皮膚的局部,因而纖維化,做成疤痕。這些「戰禍」,大不了只是影響外表美感,但若是發生在身體其他地方,例如內臟,可會令器官功能衰退。在肺是肺結痂(Pulmonary Fibrosis),在腎是腎盂硬化(Glomerulosclerosis),在肝則是肝硬化(Cirrhosis)。在一個健康及有正常免疫力的成年人而言,95%以上有能力可以快速消滅入侵的乙型肝炎病毒。小孩子的抵抗力低一些;六歲及以下的小孩,70%能成功消滅病毒,其餘30%會成為病毒帶菌者(Pediatric Transplantation, Vol.9, pp.685-691) 。帶菌者又分為陰性和陽性帶菌。陰性是指潛伏在肝細胞中的病毒不會造出新的病毒。陽性帶菌者則不停製造病毒,又會透過體液,把病毒傳染給配偶、家人及一些在這方面有接觸的其他人等。
11. 睡得香甜
早幾天說適量補健,談及坊間有一些補健食品的主要成分,往往含量過低,起不了很大作用。有讀者問我,有沒有另一些含量過高,照它的分量吃了,對身體反而不妙的。隨手拈來的例子是退黑激素(Melatonin),有人用它來調節睡眠時間,例如乘搭長程飛機後因時差jet lag而晨昏顛倒。在美加,這屬補健食品,很容易買得到 (在其他地方例如德國、 紐西蘭, 須有醫生處方);一般含量每粒膠囊3 mg,其實0.3至0.5 mg已足夠了。如果不想直接服食退黑激素, 可以取另一個 補健 食品St. John's wort代之。St. John's wort能抑制免疫系統,不讓它將一個基本蛋白質(叫色胺酸)代謝。 於是令色胺酸 能沛然進入腦組織,轉為一個紓緩焦慮的神經傳導物(叫5-HT)。5-HT能左右另一個神經功能,也就是睡眠。 在補健 食品方面,多種食物含有退黑激素。例如核桃仁,還有番茄和甘草(J. Pineal Res., Vol. 41, pp.108-115)。
若要睡得香甜,在睡眠時請不要把燈亮着。一組在多倫多大學的研究員發現,開着燈睡覺甚至會增加癌變的機率(Eur. J. Cancer Prev., Vol. 16, pp. 357-362),尤其是乳癌。在機制上,動物雌激素能經甲型接受體 令乳腺細胞增生, 其中 若有 微癌,也就得其所哉。退黑激素能干擾這程序,從而消減雌激素的致癌作用(Faseb J., Vol. 13, pp.857-868)。 心情焦慮 影響睡眠,又會導致十二指腸發炎,原因亦是缺乏退黑激素。食物從胃進入十二指腸的時候,部分胃酸也會跟着走。為了自保,十二指腸須分泌一些鹼性(Alkaline)的物質(例如Bicarbonate, BC),以中和胃酸。 負責刺激十二指腸 上皮細胞分泌BC者,乃是退黑激素。若因焦慮而失眠,在缺乏退黑激素情況下,十二指腸很容易潰瘍。退黑激素亦能抑制免疫淋巴細胞的第一型反應,減低組織發炎。因此,長期處於焦慮狀態,很容易會出現肺炎及腸炎。在對抗乳癌方面,退黑激素的另一重要作用,乃是鞏固癌細胞表面的黏附蛋白質(叫Cadherin),阻止癌細胞游移,也就減低擴散Metastasis(J. Pineal Res., 2008,5月12日電子優先版)。 在其他種類的癌來說,退黑激素也有良效, 因為它能干擾一個 癌細胞賴以 增生 的 蛋白質,叫Cyclin D1。退黑激素主要來自大腦的松果體(Pineal Gland),除此之外,視網膜也有分泌退黑激素的功能。由於退黑激素是一個 強而 有力的抗氧化劑,很多類的視網膜病變,例如濕性的黃斑症,可以藉之而改善。根據一組中山大學眼科中心學者的報告,在一個臨床實驗中,叫病人連續三個月服用適量退黑激素,結果,其中超過一半病人的視力退化狀況能被抑制,也就是沒有進一步惡化(Ann. N.Y. Acad. Sci., Vol. 1057, pp.384-392)。
12. 眼部按摩
十幾年前,我在一次大雪中,不小心被鏟雪機割傷左手中指。我算是縮得快,沒將第一指節整個切下來,但斷口處只餘一片皮把指端連接着,晃晃蕩蕩,好像隨時會掉下來。出了意外後,我出奇地鎮定,用九隻手指開車,趕到幾哩外的醫院。幸好那天因大雪之故,急救室內沒有病人,值班的醫生不慌不忙替我在傷處縫了二十針。我看着他縫傷口時,好像在看媽媽替我補衣服,看得入神,雖然沒有麻醉,卻全無痛感。我到現在仍無法解釋為什麼當時自己能完全「置身度外」,那根針在我肌膚出入四十次,我竟然還可趣味盎然地欣賞醫生的手在操作。更幸運的,是縫補的地方是肌肉,夠結實硬朗,手術也因而乾淨俐落;如果是別的組織,例如內臟,那可真考工夫。我有一位同事因患了肝癌要動手術,須出動鐳射刀(Surgical laser),才可在切割的同時封閉傷口的血管。要不然,很多手 術,例如治療青光眼的 「小梁成形術」(Trabeculoplasty),或治療白內障的「晶體乳化術」(Phacoemulsification),都會難以進行,因為手術刀造成的傷口往往太大,容易出現手術後併發症。
鐳射小梁成形術只是一個小手術:用鐳射刀在眼睛旁的小梁組織(Trabecular Meshwork)上輕點,令眼房水能流入小梁組織,可以減低眼壓。為什麼只憑一個小「點」便能減壓?一組在波士頓新英倫TUFTS大學眼科中心的研究員,對鐳射小梁成形術能減眼壓的機制,提出一個新的理論。他們的靈感來自治療白內障的晶體乳化術。很多病人在做完了白內障手術後,本來偏高的眼壓,竟能奇迹地自動回復正常;箇中原因,可能是因為在做這個手術時,須將視網膜打開,於是觸動了與視網膜相連的小梁組織。學者發現,輕微的動力壓迫,足以啟動小梁細胞內的一個叫NFkB(全名Nuclear Factor Kappa B)的功能蛋白, 從而刺激 一個 叫MMP(全名Matrix Metalloproteinase)的基因,製造出MMP。MMP能將 小梁 組織上的膠原蛋白,稍為溶化一點點;結果,本來硬化了的小梁組織, 也就輕微軟化了,從而令眼房水滲出小梁組織,眼壓也因而減少(Invest. Ophtalmol. Vis. Sci., Vol.44, pp.1977-1981)。所以,上述鐳射小梁成形術的功能,並非在於開 一個洞, 而是藉一些壓迫力(Mechanical Stress)刺激MMP。有多種眼部按摩運動,能幫助維持及改善眼球整體機能。在中國大陸,有些學校教小孩子做早操,其中的動作包括按摩眼部,一路做,一路還有口訣跟着念。大致上是用手指輕輕觸按眼的四周,或圍着兩眼團團地轉動,每天如此,不須耗費很多時間,養成習慣,日子有功,可以提升MMP,從而防止眼壓上升。好處之一,是可以減低年紀大時罹患青光眼之虞。
13. 番石榴
有兩種病,最令人擔心,分別是糖尿病和癌症。糖尿病指尿中有糖,其實說的只是病徵,病況在於胰島素缺乏,或胰島素抗拒,令細胞不能吸收糖;大量糖分堆積在血中,多到漏到尿。帶有糖分的血全身游走,可以令器官逐一衰竭;另一方面,血糖把全身血管壁細胞上的蛋白質「鋪上」一層糖,令免疫系統也認它不出,以為眼前來了一個外人(敵人),於是上前攻擊;於是,免疫細胞傾巢而出,對付全身的血管。再甚者,血糖和白蛋白會產生一類叫醛(Aldehyde)的化學物,其中特別是一個叫4HNE(4-Hydroxy-Nonenal)的,能促進血管硬化。腎動脈一旦硬化了,高企的血糖及增高的血壓,能令腎盂內 的 足細胞(Podocyte)自滅,令血液內的蛋白質漏到尿。尿蛋白本身不會威脅腎功能,但足細胞若是減滅了,腎會用膠質去修補,慢慢導致腎盂硬化,之後便是腎衰竭。糖尿病更是一個警號,若掉以輕心,心臟病、失明、腎衰竭、爛腳等問題會一一出現。糖尿病患者除了要避免吃一些含單糖/葡萄糖的食物,也要減少吃果糖,因為在一個叫甲型葡萄糖酵素(Alpha-Glucosidase)的作用下,果糖會衍生成為葡萄糖。但有一個水果是糖尿病者也可以放心享用的,此乃番石榴(Guava),又名芭樂果,其中含有一種成分,可以抑制上述甲型葡萄糖酵素(J. Nutr. Sci. Vitaminol., Vol. 53, pp.267-276)。
比糖尿病更恐怖的是癌。患上癌症,像被判死刑,而且往往不易發覺,知道時已令人措手不及。絕大部分癌病患者的致死因素,是癌細胞擴散,擴散了的癌細胞,在身體其他組織另起爐灶,之後透過分泌凝血酶,導致血管阻塞,多種器官衰竭,因而死亡(Minerva Med., Vol. 97, pp.175-189)。有沒有可以抑制凝血酶的健康食品?有,例如茄紅素Lycopene(J. Nutr. Biochem., Vol. 17, pp.780-786〕)。茄紅素還有其他抗癌作用,例如抑制大腸癌細胞增生(Br.J.Nutr., Vol.98, pp.789-795)、抑制前列腺癌的血管異生Neoangiogenesis(Integr. Cancer Ther., Vol.3, pp.349-380)、抑制肝癌細胞擴散(J. Nutr., Vol.138, pp.538-543)。但須注意,茄紅素分為左旋(Trans)及右旋(Cis)兩種,像左右手,對稱但不完全相同。新鮮番茄內的Trans-茄紅素不太能被身體吸收;不過,在煎一煎以後,Trans-茄紅素會轉為Cis-茄紅素,後者較易吸收(Br.J.Nutr., Vol.98, pp.140-146)。除了番茄,西瓜也有容易被吸收的Cis-茄紅素(J.Nutr., Vol.133, pp.1043-1050)。 不過,西瓜中有很多果糖,對糖尿病患者不好。若要兩全其美,還是選擇番石榴好,因其中也有大量的Cis-茄紅素(Cancer Lett., Vol.269, pp.339-351)。
14. 用膽酸消脂
近代人普遍關心環保,鼓吹綠色革命,支持有機蔬菜等,總的取向,是為了sustainability可持續發展(我曾譯之為「耐持」);換言之,希望地球能耐用一些,人類也耐活一些(好的日子能持續下去)。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,至今數以億年計,但其中發展到有文化,懂得將歷史過程記載下來的,最多只有萬多年;再在最近數百年中,憑自己的智慧,「物盡其用」,也就是「揮霍無厭」,若還不開始省吃儉用,恐怕羅掘俱窮的日子離今不遠。我們身體的本性原是十分環保。比方,肝細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肪蛋白接受體(Low-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, LDLR),在兜截了低密度脂肪蛋白(LDL)之後,會將其中的膽固醇廢物利用,加一個水溶性物質,讓它轉變成為膽酸Bile Acid。膽酸最主要的作用,是協 助小腸吸收脂肪,這是我們一向知道的;現在最新的發現,是膽酸能用以消脂。
我們能自覺地感到「吃飽了,不吃了」,關鍵在一個叫Leptin的蛋白質,我稱之為滿足素。原來,食物經消化,馬上會增加血液內的糖分;糖分累積到某一程度,脂肪細胞會分泌滿足素。滿足素繼而「上腦」,發出「吃飽」的訊息,也刺激下丘腦,令後者分泌白介素一(IL-1)。IL-1有至少兩個作用: 一是令人昏昏 欲睡,二是令身體內的脂肪燃燒為熱量。順便一提,由於細菌帶來的毒素也會促使身體分泌IL-1,因此在受傳染發燒時,病人也會因IL-1而昏昏欲睡,以及全身 發熱。因為滿足素的分泌,象徵身體的營養儲備,已到達指標,可以讓腦下垂體分泌甲狀腺刺激賀爾蒙(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, TSH), 以及一個甲狀腺 賀爾蒙T3的前體(叫T4)。TSH從下丘腦去到甲狀腺,刺激甲狀腺細胞中一個叫NF kappa B的蛋白質, 從而增加一個酵素(酶),叫Deiodinase去碘酶(D2); 接着,D2將T4轉為(具功能的)甲狀腺賀爾蒙T3。後者去到全身,包括脂肪組織,激起脂肪細胞中一個叫UCP-1的酵素,從而造出大量熱能,令身體和暖。膽汁能協助增加T3,因而可以把脂肪化為熱能而消耗掉。
有一個補健食品(叫Kaempferol)也能藉着上述的D2,「消」化掉一些「脂」肪。什麼食物有這東西?答案是西柚(Grapefruit)。但在一些處於更年期的女子而言,西柚汁能干擾她們肝細胞的一個排毒機能,從而增加她們罹患乳癌的機率(Br. J. Cancer Vol. 97, pp.440-445)。不吃西抽,可改吃西蘭花。不過,西蘭 花的Kaempferol含量,比不上西柚,直接吃,每天分量約相等於一個四人電飯煲的容量,不可能吃得下。改良方法,是服用來自西蘭花的粉狀提純物,每天吃一茶匙即可。